现在我们得知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的、以及目前还在使用的姓,却多达数千。有人统计,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这还不包括四字姓和元、清时代移居中原的蒙古族、满族人译改的姓,边疆少数民族的姓氏也未计算在内。另一种统计则算出,见于文献的姓氏共有6362个。这么多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弄清楚这一问题,必须先了解少量的姓分化出众多的氏,而众多的氏又与姓相统一这样一段饶有兴味的文化史进程。
姓的数量起初并不太多。相传黄帝、炎帝之后,黄帝之子共传25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春秋时代的姓,顾栋高统计仅21姓。顾炎武则认为,“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即:购、姐、于、姬、风、赢、己、任、范、祁、华、酋、坛、董、姜、佰、归、显、熊、曲、漆、允。盟冬铃认为,“西周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三十个。”谢维扬统计周代见于文献的姓有34种,依其来源,可分为原生姓(如风、美、姬、赢、倪等)、分化姓(如跳、拟、勋等)和其他(即不知起源者,如曼、归、熊、隗、怀、允、该等)三组。
对于以上数字,严军又进行了仔细的辨证,提出:“中国先案曾经存在过的古姓为四十三个以上。仅西周、春秋的姓就在三十个以上。”无论上述数字卿一个最准确,先秦古姓不过50个左右,是没有疑问的。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化,人口的累衍,活动区域的扩展,原有的氏族必然要发生分支,产生出数量越来越多的新的氏族,一个姓分化出若干个氏。与此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上升,特别是对偶婚制的实行,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不仅必须,而且可能。原本由母系计算的血缘关系,于是转换为由父系计算。这样一来,由姓分化出的氏,便成为由男姓为中心的新的氏族的公名。
因此,历史传说中的黄帝称轩辕氏,炎帝称烈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也就不是氏族领袖人物个人的私名,而是他们所在的氏族的公名。
此后的周代,天子分封有德的人为诸侯,根据他们始祖的起源赐姓,再赏赐土地、人民作为封地而命氏,这就是《左传•隐公八年)记载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周王室本为姬姓,被分封的各国诸侯与周天子同为姬姓后裔,但他们各自封国的名称,加鲁、晋、郑、吴、荣、魏等,又成为自己及其后代的氏。
这里特别要说明,在周代,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是没有姓氏的。在当时,“百姓”的含义并非指一般民众,而是指贵族,与我们今天讲的平头百姓不是一回事。郑栈说“氏所以别贵贱”,就是对此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