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最早见于东晋,但那时乌纱并非官员所有,而是不管身份高低贵贱臣民皆可戴。作为官帽的乌纱帽始自哪个朝代呢?据考证是始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有功名但未授官的状元、进士和“致仕”的官员,也可带纱帽。
到明世宗时,人们开始将纱帽称为“乌纱帽”,并成为专门的官帽,但帽的双翅也有了一些改变,不但帽翅的长度缩短了,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高,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双翅越宽。
我们今天在戏剧舞台上所见到的乌纱帽,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便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两边各加一个翅,并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大小。
清顺治帝入关时,一些明代降臣仍戴乌纱帽,等到清廷统治巩固下来,才下令将乌纱帽改为红缨帽。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成为官位的代称,丢掉乌纱就意味着被免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