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号晦庵,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是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1148年进士,后筑室武夷山,从事教育和著述活动。
关于朱熹理学,在朱熹同时代的人就有评价:“朱熹所言,多不可用!”大臣也诸多反对,视之为“伪学”。主要针对以下几点:
——朱熹著述谬误不少:当时的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状,斥责“伪学猖獗,图为不轨”。明朝学者王阳明发现朱熹学说的根本性错误,针锋相对提出“知行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相提并论为“孔、孟、朱、王”,超越朱熹,只不过由于封建统治者别有用心,继续利用朱熹那一套。清朝学者发现作为朱熹学说的奠基之作“河图”、“洛书”并非《易经》原文,而是五代时期的伪作。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专门著有《朱熹错了》一书,大陆有引进版(东方出版社,2013)。对于朱熹的学术错误我没发言权,但对他学风不敢恭维。他有句名言:“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我觉得这马屁太荒谬:试想孔子之前那孔子本人也崇尚得不得了的尧舜禹及“成康之治”等盛世也都“如夜”吗?
——朱熹学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理学家口口声声主战,但究竟该怎么战,怎么恢复中原,朱熹本人在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却“未知如何”。更甚者,朱熹从根本上反对务实。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彭景涛最近在《同舟共济》杂志撰文评论:
儒家的目的既然是要平治天下,是否应该对现实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学一些行政之术呢?起码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先贤们还没有专门对此否定,可是到了程朱理学那里,时此终于明确否定了。当有学生说“学者讲明义理之外,亦须理会时政”时,朱熹立即对此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说:“今世文人才士,开口便说国家利害,把笔便速时政得失,终济得甚事。”在他看来,一个人只需要根据义理修炼人格,任何办事能力都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就能自然领会。这种奇怪的论调竟然被普遍接受,并渗透于明清的科举考试中,直到清末屡吃大败仗,才感到有在科举中增加“策论”的必要。
——朱熹言行不一:当时另一位监察御史刘德秀上书称朱熹“口道先王语,而行如市人所不为”,朝散大夫(从五品官)刘三杰将他与外敌相提并论“今日之忧有二,有边境之忧,有伪学之忧”,所以有人弹劾甚至请斩朱熹。
在“伪学案”打击下,朱熹只好辞职,专心讲学与著述。1182年,朱熹52岁时将《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刊为“四书”。之后,朱熹开始呕心沥血修改《四书集注》。与传统儒学略不同,朱熹学说被称为“道学”、“理学”或“闽学”,理学家又称“宋儒”(区别于董仲舒们的“汉儒”)。
从此,朱熹理学变成了章句传注,限制了知识阶层的自由探索,进而便利了统治阶级对士人阶层的思想束缚,因而对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是消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