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哲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和密教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
原始佛教时期是指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中叶,释迎牟尼及其弟子传教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重心是四谛说,理论基础是缘起说。缘起说认为,事物的产生和存在依赖于构成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如果离开这些构成事物的主客观条件,事物也就不存在了。事物本身既然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事物的实体存在。
佛教根据缘起的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人生现象,认为人的肉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人的梢神是多种心理要素构成的,一旦四大元素和各种心理要素分离,人的肉体立即消亡,精神世界立即消失。人生是一个生(生成)、住(暂住)、异(变易)、灭(死亡)的自然过程,是没有独立不变的永恒实体的。在整个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徒基本上都在传承着自释边牟尼传下的这一佛教哲学思想,佛教内部没有产生分歧。
2.部派佛教时期
部派佛教时期是指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列期的佛教。释边牟尼逝世1肋多年以后,内干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由于佛教流传地区的扩大,不同地区的教徒使用不同的语言,引起内部的分歧,又由于当时佛教系凭口头传说,难免记忆有误,以讹传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于原来的戒律和教义在理解上的歧义,井逐渐分化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系。
上座部就是一些长老的主张,强调严守原来的教和戒律,属于正统派。大众部是众多僧侣的主张,提出了教义的一些新说和开禁了部分戒律,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后来从这两部中又分化出18部,形成一个部派纷争的局面。
一殷地说,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也就是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是实在的。大众部各派偏重于讲“空”,或者只承认现在实有,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没有实体的。与此相联系,在心性及其解脱问题上,大众部和上座部虽然都主张“心性本净”,但是两派所讲的“心性本净”的含义却大相径庭。上座部是指心本来就是净的,大众部则指心在未来可能是净的,心净是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实际上认为原来的心并不净,是染心,强调染心可以得到解脱。大众部的这一思想对后来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刻。
3.大乘佛教时期
大乘佛教时期是指公元l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时期的佛教。大乘佛教思潮形成于l世纪左右,至此印度佛教开始出现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历史性分裂。“乘”,一般解释为“车辆”、
“乘载”、“运度”之意,梵文原意有“道路”或“事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