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敲鼓的曲牌有16套,可以独立演奏,也可连缀表演。虽然三路锣鼓点的编配不同,但是旋律未变,仅是称谓有异。南路曲牌堪称代表,有《开场》、《叽呱啦》、《啦呱叽》等。花敲鼓的击鼓技巧独特,运用磕、擦、搓、挑、撩、敲、碰等击奏法,变化多端,音效丰富,令人耳目一新。
穿箱锣鼓因表演者身穿古戏装而得名,流行于新绛县鼓水流域的东八庄和西七庄的三泉、古堆、冯古庄、芦家庄、白村、席村、孝陵、石村、王庄等地。据说,元代古堆村圣母祠建好后,每年赛社活动以表演锣鼓为主,于是,穿箱锣鼓在这一带流传开来。有人对穿箱锣鼓队的竹竿进行过考证,认为它至迟在宋代就已形成。
穿箱锣鼓的特点是身着戏装,扮演历史故事,在广场演奏套曲。传统乐队为16人,2人打小鼓、2人敲唐锣、2人敲大鼓、2人拍大钹、8人击大锣。后来,扮演故事场面越来越大,队伍发展至上百人。
穿箱锣鼓的跑锣表演独树一帜,饶有趣味。如《唐王出城》中持唐锣者扮作皇孙,头戴金冠,上插雉翎,随着锣鼓点的跌宕起伏,翩翩起舞,尤以“甩翎子”功夫见长,配合身段技巧,集指挥与舞者、鼓者于一体,可谓鼓乐之一绝。
《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老鼠娶亲》等曲目是绛州鼓乐精彩的传统曲目。《秦王点兵》是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作品,它在原《秦王破阵乐》传统演奏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花庆鼓”、“花鼓”和“雷车鼓(汾南车鼓)”等民间鼓乐成分综合演变而成。《秦王破阵乐》在唐代军中演奏时,气势浩大。贞观元年(627)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633),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对舞蹈进行加工,乐队的布局为:“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护,往来刺击,以象战阵之形。”李世民请当时著名音乐家吕才教练乐工120人(一说128人),身披银甲,手持金戟,三折四阵,歌者相和:又命魏征、虞世南改制歌词七首,更名为《七德舞》。同时衣饰又变换为进贤冠、虎皮袜、腾蛇带、鸟纹靴,舞者二人执旌居前引导。每逢元旦、朝贺时,与《九功舞》同时表演。九功为文舞,七德为武舞,乐以鼓为主,声势高昂,后来一度改名为《神功破阵乐》。武则天以后,宫廷内再没有演奏过《秦王破阵乐》,而在秦王堡附近的汾河沿岸村落中流传下来。
《秦王点兵》融汇了绛州鼓乐的众家之长,由引子、鼓边段、鼓心段、锣鼓段、华彩段和尾声六部分组成。各段以不同的演奏技巧,时而带领人们进入肃穆幽远的古代战场,时而闻见千军万马呼啸而至,时而战车轰鸣、马蹄声碎,最后金鼓齐鸣、吼声如雷,把一股惊心动魄的雄壮气势刻印在观众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