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是唯心主义的,强调的是“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而机遇是唯物主义的,强调的是机遇是可以捕捉得到的,甚至是可以创造的。人如果能够及时捕捉到机遇,往往就成功了一半,可以说,机遇决定人生。
在相同的活动环境中,很多机遇对同样的人似乎是均等的。例如,每个高中生都可以通过高考升上大学,似乎机遇是均等的,其实并不均等,因为各地的取分线是不一样的。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如果放到某些高考大省考,可能二流的重点大学也考不上。
如果还有一些附加条件,机遇更不可能均等。“文革”中,一个“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让几千万中学生丧失了通过自己的实力上大学的机遇,到农村去当“下乡知青”或“回乡知青”。“下乡知青”或“回乡知青”本来都是中学生失去上学的机会而流放到农村,在二元制的户口政策下,机遇却是不同的:如果后来都离开农村“参加工作”,即端上了铁饭碗,在填写档案的“何时参加工作”时,喊爸爸的(城市户口)还捞得个工龄,把下乡时间算工龄,喊爹的(农村户口)连工龄都捞不得一个。按政策,回乡当农民这段时间是不算工龄的,换言之,农民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干活是不算“工作”的,可见,父母户籍决定的机遇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一般说来,机遇和人手中掌握的资源(出身、地位、钱财、条件等等)有关,一个大学同一班毕业的学生要就业,“一等爸爸不说话,二等爸爸打电话,三等爸爸跑上又跑下,四等爸爸待在屋里骂”,谁能说机遇均等?
机遇、机遇,关键是要有机会遇上。换言之,是机遇具有偶然性。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定要发生的,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发生,也可以用那样的方式发生的不确定趋势。许多偶然性的后面往往隐藏着必然性,抓住偶然发生的事件往往就是抓住了机遇,进而揭示或利用必然性。
牛顿在苹果树下被落地的苹果“撞了一下腰”,是非常偶然的事,但牛顿抓住这个“偶然”带来的机遇,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弗莱明发现忘记清洗的培养皿里长了绿色的霉,同时又发现在绿色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细菌,是非常偶然的事,弗莱明抓住这个偶然事件带来的机遇,发现了抗生素,发现了青霉素。
1850年的一天,剑桥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霍普金斯到图书馆借一本高深的数学专著。图书馆管理员告诉他,“这本书被学生麦克斯韦借走了。”教授找到了麦克斯韦并对这位好学的青年人发生了兴趣,就招收为自己的研究生,麦克斯韦在霍普金斯等名师指导下,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磁生电、电生磁的问题,从而使世界进入现代化。麦克斯韦能在霍普金斯的指导下学习,是偶然碰上的机遇。如果没有这个机遇,电磁理论的建立可能要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