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捞饭是山西河曲人的创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河曲老百姓就常年以糜米(糜子,黍的一个变种,山西人俗称黄米)为主食,这种食物适应于北方寒冷地区特点,热量大,耐饥寒,深受民众喜爱。
北宋年间,辽兵经常侵犯北边,尤其是辽宋订立“澶渊之盟”以后,辽更摸透了北宋朝廷妥协投降的脾性,趁机南侵,不断骚扰。山西的北部则首当其冲,深受战乱之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生灵涂炭。当时的河曲老百姓为躲避辽兵掠杀,白天逃至深山躲藏,夜间才敢悄悄回村。有时甚至躲避几日才可下山回家。
于是,当人们刚将糜米泡好准备煮饭时,闻讯辽兵将来侵扰,只好将米丢下,外出躲避。几天后回来,米泡得发馊,人们舍不得丢弃,凑合着将发酵了的糜米煮粥吃,结果煮出的粥米味如酸奶,黄亮坚韧,别有一番滋味。
河曲人发现:泡酸了的糜米饭不仅保持了原有的耐寒耐饥性,还具有清热解渴的功用,从此,人们纷纷用心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摄氏度以上酸汤中浸泡半天(4至8小时左右),使其发酵后澄出糜米即可做成酸粥,河曲人将这种粥称之为“酸稀粥”:在酸汤中煮至八成熟捞出后上笼蒸熟的米饭,称为“酸捞饭”或“糜糜饭”。
久而久之,河曲人家家户户锅台上都有了一只“酸米罐”,里面泡着糜米,利用锅台的温度任其发酵,随吃随捞,子孙相沿,爱莫能舍。
特别是在夏季,河曲人一日三餐多以此为食。河曲人后来往酸稀粥中加入土豆、红薯块等食用,酸捞饭则配上大烩菜食用。同时,人们还发现酸米汤不仅是解渴生津的好饮料,还可以解酒。这种偶然发现并演变为普遍的饮食习惯,逐渐流传到晋北各地乃至山西许多地方,千百年来已成为山西民间饮食文化中极有特色的食俗之一。
山西酸捞饭后来被走西口谋生的人带到口外,传播到内蒙古后山、河套一带并融入当地的饮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