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历时十九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约300多万字。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目录、举要及索引集于一块,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使《资治通鉴》更臻于完善,将中国的历史编纂推进到了新的水平上。
《资治通鉴》所记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前后共历1362年。该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分别是:《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卷》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卷帙浩繁,规模空前。
《资治通鉴》的编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北宋之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家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比较繁荣;但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作为掌握文化知识的史学家,司马光、欧阳修、范祖禹等希望统治者能不断回顾历史,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有了这样的背景,《资治通鉴》的编撰也就顺理成章了。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数不胜数。而对《资治通鉴》的称誉,更是除《史记》之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之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