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诗仙就是指唐代的李白,晚唐诗人杜甫在他诗中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在《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到宋代,李白就正式被称了“诗仙”了。李白荣获“诗仙”的称号,原因大致有这样两点:
一是李白诗中有着大量的求仙访道的内容。李白少慕神仙事屡见其诗文中,《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云:“家本紫云山(四川道教名山),道风未沦落”。李白少年时即受蜀中道风影响,与道士元丹丘等“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他说自己“十五好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一直到晚年,他对求仙炼丹仍是十分钦羡,“早服还丹无世情”(《庐山谣》),表示将访名山,求仙药,了此一生。在他的近千首诗中,有关神仙道教的诗就有一百余首。
二是李白诗歌的风格。李白壮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不受拘束的才情,热爱与追求人性自由的浪漫个性,这一切表现在诗歌之中,就使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一种飘逸不群的特色。唐人对此早有深刻认识,殷瑶说他“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河岳英灵集》)。范传正说他“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惰性,大放宇宙间”(《李公新墓碑》)。对李白的诗风特点,说得深中肯綮,要言不烦,恐怕得推南宋严羽所说的两个字,他在比较李白、杜甫诗风的区别时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飘逸”一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神仙们所在太空中“御风而行”的悠然自得的情景。作为诗风,什么叫“飘逸”呢?唐人司空图的《诗品》专列一格进行探讨,既有描绘性的阐述,又有比喻性的说明。他说:飘逸的诗风,有如神仙所乘的白鹤,矫矫不群;像华山顶上的轻云,舒卷自如;似得道的高人驾着一叶扁舟畅游大海,无拘无束……这些,不正是严羽所说李诗是“天仙之词”的形象说明吗?诗仙的雅号,也可说是对李白诗歌风格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