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关于它的来历,民间传颂着一个“三生践约”的古老传说。
相传在唐朝年间,河南洛阳慧林寺的当家和尚圆泽与洛阳名士李源十分友善,一天,他俩相约到四川峨眉山朝圣,在选择行程路线时,二人发生了争执。圆泽提出走长安,经陕南汉中入川,李源却坚决反对。原来他虽满腹经文,却屡试不第,曾发誓再也不踏京城一步,因而提出南下江南,沿江上溯,经江西、湖北入川。圆泽虽有难言之隐,却拗不过李源一再请求,只好暗中叹息,勉强依从。
两人结伴而行,南下江浙,溯江而上。转眼到了瞿塘三峡。一天,他俩正要舍舟上岸,圆泽忽见一个三十开外的妇女,外穿一身旧衣裤、内衣却是锦缎绣服。只见她身怀六甲,却背负着瓦罐汲取泉水,圆泽不觉愀然不乐。他指着汲水的妇人对李源说:“此妇身怀六甲已等我多年,我不来,故不得乳(分娩)。我因不忍离你而去,才提出走长安一线。今已遇此妇,便不可逃避了。”接着他又对李源说:
“我今生有幸与君结为知心好友,情深意厚超过同胞兄弟,无奈大限已到,只得与君分别,明朝我将要西行矣。三天以后,请君到那位妇人家相访,那儿便是我托生的地方。小儿分娩后第三天沐浴时,我以一笑为信,当天晚上小儿就将死去。十二年后,再与公相见于杭州天竺。”圆泽说罢此话,便圆寂而去。
三天过后,李源寻到那户人家探视,果然在三天以前生下一个男儿,此时正在家中沐浴。说来也是奇怪,本来还在呱呱啼哭不止的小儿,一见李源便止住哭声,并展眉一笑。李源见此顿觉惊喜不已。可是当天夜晚,小儿就卒亡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二年过后,京城长安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原大地兵荒马乱,战火纷飞。李源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后来又来到杭州。这时他不禁想起圆泽生前立下的天竺之约,便匆匆赶到灵隐寺下的天竺寺去。他走进大殿燃香点烛、虔诚参拜,愿菩萨保佑再与故友相见一面。参拜完毕,他信步走出寺院,来到一座山脚下,见一块大石头临溪而立,漏漏溪水沿着石畔流过,不禁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他一面走到石旁坐下休息,一面向远处眺望,以期与故友重逢相见,正当神情恍惚之时,忽见一个牧童身穿紫布花袄,头挽菱角髻,骑在一头斑牛背上缓缓而来。牧童一边扣着牛角,一边高声唱道:“三生石上旧魂精,赏月临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情常存。”李源闻歌,欲上前共话前因,那牧童一见李源即道:“李公真信士也。”于是又扣角唱道:“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前因欲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唱完歌,牧童远远地看着李源,拍手大笑。李源感到奇怪,急忙上前想问个明白,但被石前溪水所隔,无法过去。他遥望牧童,穿过树林,隐没在山谷中,不知所向。李源回到寺后,向僧人打听,才得知刚才坐过的那块大石头叫葛稚川石,是著名道士葛洪炼丹时用过的炉台。李源继而深思牧童唱的那番诗句,仔细琢磨,恍然大悟。
自从十二年前在瞿塘三峡与圆泽诀别,到灵隐下天竺再次相遇,恰好正是三生。李源又来到天竺一带附近农家四处查访,打听牧童的下落。问了许多人家,却毫无结果。后来只好依依不舍离别而去,怅然踏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