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庙号是什么意思,庙号和谥号的区别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20-02-19 16:23:00

庙号是指已故帝王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皇帝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太庙祭祀,追尊为某祖某宗,以彰显其地位。庙号始于商代,如商王太甲庙号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称高宗。汉景帝承袭此制,沿传至清。

庙号是什么意思

谥号是指帝王、诸侯、卿大夫、权贵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品德修养所给予的一种评判性称号。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谥号起于周文王,周懿王之前皆自称,后为死谥。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废谥。汉代复谥,并沿袭至清。

历代庙号,开国君主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为太宗、世宗等。庙号通常加在谥号前面。

举例来说,汉高祖刘邦的全号是太祖高皇帝,汉文帝刘恒的全号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隋文帝杨坚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魏文帝曹丕的全号是世祖文皇帝,等等。前人说法,“始受命称太祖”,“有功也称祖”。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之君称祖,而明成祖朱棣有功也称祖。

庙号和谥号

最初规定,第一代开国皇帝称祖,第二至第五代皇帝称宗,第六代以下不再称宗。在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称“祖”称“宗”。事实上,历史并没有遵循这个规定。南北朝时称“宗”已滥,到了唐代就已经是无帝不“宗”了。

另外,元、明、清三代不止一祖。元代有太祖、世祖(实为第五代),且有二帝(泰定、天顺),余皆称宗。明代二祖(太祖、成祖),除建文帝外皆称宗。清代三祖(太祖、世祖、圣祖),余皆称宗。

唐以前的皇帝,有的称宗,有的不称,所以人们习惯以谥号称呼某帝。如汉景帝、隋炀帝等。唐以后的皇帝非祖即宗,所以人们皆以庙号称之为某祖某宗。如唐高宗、明太祖等。还有一个原因,唐以后由于谥号、尊号越来越长,不便称呼,称庙号更方便。如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号“应天广运仁圣文武圣德皇帝”,直接称庙号就是“宋太祖”。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