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礼泉县东北20多公里的九峻山上。昭陵在关中的唐代18座帝王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遗存的历史文物也非常丰富,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开始实行因山为陵的时候,主要是为了体现薄葬。虞世南在劝阻唐太宗对其父实行厚葬的时候,曾明确表示反对“高坟大墓”,称赞“汉文霸陵,既因山势,虽不起坟,自然高显”山。由此可见,把“因山为陵”视为薄葬的观点,文德皇后并不是孤立的。但是,随着唐太宗地位的巩固,国家的富强,封建皇帝那种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本性逐步暴露出来了。
贞观十一年(637年)二月,唐太宗即下诏营建昭陵。他在诏书中虽然也冠冕堂皇地表示,当时营建昭陵是为了防止后代子孙“习于流俗”,为厚葬而“劳扰百姓,崇厚园陵”。故而他要“预为此制,务从简约,于九峭之山,足容棺而已。积以岁月,渐而备之”。但是,实际上是从此开始,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他死去为止,昭陵的施工始终继续不断。从后来昭陵的情况看,规模之大,费工之多,是非常惊人的。
据史籍记载,“因山为陵”就是从所选的山峰旁边凿石洞为埏道。昭陵从九螋山南开埏道到墓室深75丈(约230米)?前后安置5道石门。从葬文德皇后到葬太宗的十多年里,为了使守陵的宫女们照常执行供养之仪,还在山上建有房舍、游殿。同时,还“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绕山230步(约400米),使宫女可以出入方便。太宗安葬以后,才拆除了栈道,使墓室高悬,人们无法接近。
现在,昭陵博物馆专家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考察的资料,指出昭陵正南面山下有朱雀门、献殿;北面有祭坛、司马门,门内列置14国君长石刻像,有东西庑房列石刻六骏马。祭坛的遗址面积东西53.5米,南北85.5米,略成梯形。这是当时举行重大祭奠仪式的场地。西南面有“下宫”(俗称皇城),遗址面积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周围墙基厚约3.5米。当时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这里。
这样,后来的昭陵,已经远远背离了“因山为陵”体现薄葬的原意,而是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的气魄,也反映了统治集团奴役、剥削劳动者的本性。昭陵的营建过程标志着唐太宗在思想上由薄葬到厚葬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