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地理形貌大致由西部戈壁、中部干旱山区、东部肥沃莽塬以及南部丘陵四部分构成。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从陇东到河西,从肃南到肃北,很早就有先民们活动的遗址。
到汉代,由于统治者尊黄老之术,倡黄老之治。陇右之民亦乐道之,凡事皆论顺其自然。至武帝实施改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风虽未大化,然崇孔教已蔚然成风。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中,陇右各地的民间风俗中对上古风俗进行了改造与重组。一方面对先民们创造的自然神被进一步超自然化,赋予更浓厚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断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行业神,形成了中国的神谱系列。如天神系列、地神系列、冥府系列都呈较为完整的体系。
与此同时,对先民们纯朴的自然崇拜观、图腾崇拜观、鬼魂崇拜观、祖先崇拜观、生殖崇拜观进行迷信化和神秘化。除此,先秦时期形成的衣、食、住、行及婚、丧等风俗在汉代大变。
据《汉书》记载,布衣游侠之风依然昌炽,奢侈之风尤盛。早婚、晚婚、买卖婚等并行不悖,特别出现了“嫁娶不论行辈,且不讳私夫”以及“野合”的怪诞;丧祭讲究排场,奢侈之风尤甚;服饰论等级,胡服汉服五花八门。
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甘肃地区的经济也取得了长足了进步。史载,汉武帝时,具有“泽国”之称的张掖,已有棉、麻生产。鉴于河西走廊土地辽阔,有祁连山终年积雪滋润,日照充足,汉武帝诏令在河西地区移民屯田,开渠移水,垦荒种地,发展灌溉。
汉和帝时,养马业空前繁荣,以祁连山草原为主要牧场。秦汉时,“帝亲耕,后亲蚕”的理国之道,使甘肃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水源利用已成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
这时,马不仅作为战事与交通工具,而且在农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事畜牧、兽医的人员对牧畜的选种、配种、阉割等技术很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