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活动,会受时代、信仰、家庭、生活条件和文化修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老年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可以用前面讲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来对照衡量,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自我判断:
(1)看能否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退休以后,如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迅速适应环境的改变,进行新的创造性生活,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反之,如无所适从、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看能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能关心他人,与家人和睦相处,同亲友正常往来,与大多数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说明心理是健康的;反之,如活动的天地越来越窄,与家人的关系紧张,同亲朋好友疏远,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看能否有稳定的情绪。如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或患什么病,如能正确对待,情绪稳定,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反之,如不能正确对待,显得消极、悲观、精神不振,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看能否保持正常人的行为和社会角色。心理健康的老年人,其行为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周围环境是比较协调的;反之,如处处以功臣自居,居功自傲,行为古怪,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看能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老年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的事物;反之,如果一味固执己见、盲目冲动、时冷时热,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6)看能否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意向相一致。老年人长期保留某种观念是不奇怪的,但其喜、怒、哀、乐应与大多数人的意向相一致,如若不然(比如:遇到喜事,全家人都在高高兴兴地欢度,惟有他一人独悲;众爱之物,他却觉得很厌恶),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