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正如《景岳全书》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图书编•脏气脏德》说:“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脾胃为水谷之海,可益气化生营血。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则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强盛。脾胃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人身内的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则是元气之本。李东垣阐述:“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思想,提出了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人折寿的观点。所以,《脾胃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
可见,元气不充,则正气衰弱。李东垣还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说明了脾胃虚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调理脾胃和扶正益气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法则。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可防衰抗老。从治疗学上来看,调理脾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除了调治消化系统的疾病外,对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知,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一致重视脾胃的护养。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皆可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调理肾元,在于培补精气,协调阴阳;顾护脾胃,在于增强运化,弥补元气,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全身形、防早衰的重要途径。诚如《本草衍义总论》所言;“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者养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故庄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也。若能常如是畏谨,疾病何缘而起,寿考焉得不长?贤者造形而悟,愚者临病不知,诚可畏也。”这里“养内”,即突出强调精血之养,重在脾肾,此为培补正气的大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