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历史研究 >

腐败是北魏政权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来源:历史研究  时间:2020-02-20 01:09:42

公元499年4月,拓跋宏驾崩,17岁的太子元恪继位,即宣武帝。元恪上任第一把火便是扩建新都洛阳,坚拒鲜卑族遗老们重返故里,巩固父辈改革成果。随后南伐,先后攻占扬州、荆州、益州等地,北魏国势盛极一时。

但等元恪的注意力从外部转向内部时,却发现朝中贪腐已无孔不入,如顾命大臣、元恪的叔父元禧侵吞大量田地和盐铁产业,另一辅政亲王元详则大做“官倒”生意。外戚专权也变得更加突出,高肇利用国舅的宠幸逼杀元详。首都市长元愉对此极为不满,起兵谋反,在信都(今河北邢台)另立山头。

此外,北魏政权还将正被历史抛弃的汉族士大夫门第制度强行搬到鲜卑社会,生硬地制造出新的门第,分六等:第一等膏梁门第,三世中有三个宰相(三公);第二等华腴门第,三世中有三个院级领导(尚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第三等甲姓门第,三世中有重要部长(尚书);第四等乙姓门第,三世中有过次要部长(九卿)或市长(刺史);第五等丙姓门第,三世中有顾问官或国务官员(散骑常侍、太中大夫);第六等丁姓门第,三世中有副部长级官员(侍郎)。

朝廷用人,只问门第,不问才能。各等门第都有相应的官位,平民别想做仕途梦。拓跋宏为此辩护:“出身名门望族,即使没有为当世所用之才,也在德行方面表现纯洁笃实,所以朕要选用!”这样的制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汉人都不得不弃之如履的东西,他却捡去当宝贝,可能会有好结果吗?

更要命的是北方中下层民众的不满与日俱增,军人也感到被边缘化,各类反叛此起彼伏。如北地(今陕、甘、宁一带)平民支酋,聚集数千人在长安城北叛乱,并派人向南齐联络请求武力支援。秦地、雍州等七州迅速响应,多达十万之众。反叛像癌细胞一样向全国扩散。元恪分身乏术,穷于应付。

元恪在位16年,33岁病逝,由六岁的次子元诩继位,重新陷入内乱的恶性循环。元诩在位14年,算这时期最长的了,终被胡太后鸩杀。接着一个22岁的皇帝在位仅两年,被军阀所杀。再下来三个都只在位两年,被废或杀。最后一个在位三年,被杀并被篡位,北魏一分为二。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的西迁及其所建立的政权

上面曾经说过,就在十六国时期肇始之时,今陕西境内已经有鲜...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土木堡之变的前前后后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德国军事顾问曾力助中国抗战

据档案记载,抗战前夕,中国先后邀请过100多名德国现役或退役...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解放军战史最干净利落的城市攻坚战

1949年1月,刘亚楼担任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之战象征着游牧民族时代的终结

八里桥位于北京郊区,始建于明朝,原名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为什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的学生中真有七十二贤人吗?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共...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孝庄太后下嫁睿亲王多尔衮是真的吗?

要说清这个问题,先来看看孝庄太后的出生简介:她出生于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