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是我国古代关于宇宙本原的哲学范畴,由老子最早提出。“有”指事物有形、有名,是一种存在;“无”的意义反之。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无”与“道”是同义语。老子认为“无”就是天地之始。那么“无”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庄子认为:“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尔有无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言论拗口,玄而又玄,大意是说,“无”不是宇宙的起点,若一直往上追溯,“有”和“无”的存在与否,亦都是不可知的。
由于这些概念太过抽象深奥,在整个汉代,几乎无人问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再次引起人们关注,王弼认为“有生于无”,主张“以无为本”;裴顾则认为“无”与“有”是相对而言的,“至无”不能生“有”,主张应“以有为本”。不同的派别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有”和“无”及宇宙人生,对此进行了不断的讨论和反思。
此后,历代哲学家不乏对“有无”的哲学命题进行分析、论辩,但始终没有开创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