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北部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有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岳阳市。它东依金鹗山,西临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气候适宜,风景优美。它因为岳阳楼的存在而驰名中外。登上岳阳楼,凭栏远眺,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唐代诗人刘禹锡登斯楼,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七言绝句《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中“银盘”指“八百里洞庭”,“青螺”就是指湖中的君山。
君山——洞庭湖中的明珠,现已辟为旅游胜地。君山因存有许多名胜古迹而闻名天下。关于君山名称的由来,也有许多优美动听的传说。前人也曾作过一些解释,在古籍史料中亦多处提到过,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取二妃墓联上下联前一字得名。
只要到过君山,一登上君山东麓,映入你眼帘的便是虞帝二妃墓。墓前约20米处的一对引柱上有一副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有人便认为“君山”是取自该墓联上下联的前一字而得名的。二妃墓修于何时,又由何人所建,无资料可查。据一般的说法是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这副墓联是清末兵部尚书彭玉麟撰写的。但是实际上早在这以前就有“君山”的名称了。远的不说,仅唐、宋诗词里就有“君山”之名。如唐朝程贺《君山》诗等就可以证明“君山”的名称早于这副对联几百年时间。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有点牵强附会。
二、“盖尧女之湘君始居于此,故名”。
《山海经》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盖尧女之湘君始居于此,故名。”晋代郭璞注云:“君山湘君之所游处……”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认为:“洞庭湖中有山,曰洞庭山。山有石穴潜通吴之包山。郭景纯所谓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所游处,故名君山。”《郡国志》云:“洞庭山院,尧女居之,内有君山。然则君山洞庭之分耳。”《巴陵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综合以上诸种论述可知:“君山”是由于“尧之二女居之”(是“居于此”还是“湘君所游处”,此文姑且不论),“故名君山”。
三、园秦始皇南巡在此避风而得名。
据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八年(公元前219年)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妃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之。’于是秦王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秦始皇一怒之下放火烧山,毁其庙宇、亭台,并掏出九龙镶金玉玺,对准岩石用力盖去,留印封山。其意为镇住湘水女神不再兴风作浪为患。后人将秦始皇留在石壁上的大印称为“封山印”。虽经2000多年历史风雨的侵蚀,“封山印”依然存在,只是字迹模糊难辨了,所以《湘川记》曰:“秦王欲入湘,观衡山,遇风涛飘溺到此山,而免因号‘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