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入中国的西方宗教,以佛教为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初年。到了隋唐时期先后传入的还有景教、摩尼教、袄教、伊斯兰教。这些教派大都是先传到长安,再由长安传播到国内各地。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635年(贞观九年)景教僧人阿罗本采到长安传教。638年唐太宗诏准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景教寺原称波斯寺,745年(天宝四年)玄宗令两京和各地的景教寺,一律改名为大秦寺。可知当时各地已有不少的景教寺庙。大秦寺不仅建在长安城内,在长安附近也有建立,周至的大秦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还竖立一通《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文是781年(建中二年)景教僧人景净撰写的,详细记载了景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摩尼教为波斯人摩尼所创。主张“二宗三经”说,即光明与黑暗经过三个阶段的斗争,最后光明战胜黑暗,因此也叫明教。694年(延载四年)波斯人拂多诞持摩尼经典《二宗经》来长安,开始传入摩尼教。768年(大历三年)代宗准许在长安建摩尼教寺,赐额“大云光明寺”。
祆教为波斯人琐罗亚斯德所创。主张宇宙上有光明和黑暗两神互相斗争,认为火是善和光明的代表,所以又名拜火教。北魏时已传入中国,广泛流传则是在唐代。长安城内布政坊、醒泉坊、普宁坊、靖恭坊都建有祆教寺。韦述《两京新记》和宋敏求《长安志}均有记载。
伊斯兰教于唐高宗时传入中国,今西安城内化觉巷的清真大寺,一名化觉寺,据说始建于玄宗天宝年间。伊斯兰教对我国回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