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古人的记事与书写材料:结绳、简牍、缣帛、纸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19-08-24 10:40:06

《云麓漫钞》卷七上记载说:上古结绳而治,二帝以来,始有简策,以竹为之,而书以漆,或用版,用铜画之,故有刀笔铅椠之说。秦汉间用缣帛,如胜广以帛纳于鱼腹,高祖书帛以射城上,是也。至中世,始渐用纸,赵后传所谓赫蹄书,其实亦缣帛耳。蔡伦传,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用树麻皮等为纸,则古之纸,当即缣帛,故其字从系云。

这段文字,不但说清楚了结绳、简牍、缣帛的前后顺序,而且说明秦汉时已大量使用缣帛。陈胜、吴广用丹砂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鱼腹中,用来号召群众起义。赵飞燕用名叫“赫蹄”的小纸包药丸用,可见无论战场或是床头都普遍使用缣帛了。

《墨子•明鬼篇》中也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这里“竹帛”并提,足见战国初年便开始用绢帛写书了。帛书的出现,确实是由于当时书写的需要。战国时代,出现了许多以图画来作说明的做法,如军事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画这些知识所需要的地图,简策就难以胜任了,而且简策笨重,携带不方便。

《蔡伦传》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可见当时的纸就是缣帛,《说文解字》说:“纸,絮箔也,从系氏声。”是说制丝时在水中漂洗,漂的丝絮用竹帘托上来,晒干就成方形的絮,古人说:“方絮曰纸。”其质地是丝絮的,形状是方形的.。用缣帛书写便于携带、收藏,而且幅度长短随意而制,从战国到两晋,一直是书写的材料。

至于后汉蔡伦造纸说,是他改造了纸的质地,即用树皮、麻皮、破布、旧鱼网等为原料,降低纸的成本,使纸的使用更加普及。所以魏晋张辑在《字诂》里写成“帚”字,与古纸相区别,以“系”与“巾”的偏旁来区分质地的不同。质地不同自然有贵贱之分,因帛昂贵,麻纸便宜,魏晋时代便逐渐以麻纸代替缣帛了。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