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最初的交子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被称为“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立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也越来越多地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货币向市场发行。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后又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宋神宗时,官交子的面额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且每三年(实为二年)以旧换新一次。
交子作为货币,其流通范围也基本限于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