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甘肃地区服饰基本上仍沿袭了唐代服饰惯制。普通男子服装仍以袍衫为主,文人学士多戴“东坡巾”。妇女喜着素装,形式多为幅窄贴体的小袖对襟式上衣。发式多高髻,以金银珠翠制成的花鸟风蝶簪钗梳篦为饰。但多数贫民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以棉布粗衣为主,夏穿单衫冬穿袄,朴素而简陋。
宋代服饰见于敦煌壁画者不少,《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中介绍。袱衫、袱袍,是五代宋初的“时服”。除了官吏,农夫、圉人、商贩、奴仆、舞伎毕著“四樱衫”、幞头、乌靴。幞头则多展脚、交脚、朝天等式。另一种西北特产的毛布做成的短褐,短身窄袖,也是各族劳动人民的常服。
五代宋初,继承了晚唐妇女的大袖裙襦、白纱笼袖之制,但襦袖之大远远超过了唐代,正如《五代史》里说:“近年以来,妇女衣饰,异常宽博,倍费缣绫,有力之家不计卑贱,悉衣锦绣。”
公元11世纪初,党项族据有河西。壁画中的服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原汉装,如妇女穿窄袖衫裙,农夫、铁匠、商贩等头裹皂巾,穿襦裤、麻鞋;另一种是西夏装,即在唐宋袍衫之制基础上,加上党项民族服饰,形成了“文职则幞头靴笏,武职则冠金贴起云缕冠、银贴间金冠、黑漆冠,衣紫旋襕,涂金束带”的制度。
壁画中的奴仆则服缺髓衫、行藤、麻鞋。李元昊还下过“秃发令”,故西夏人多不蓄长发。贵族妇女著交领窄袖衫、百褶裙、弓履,头戴小冠,两侧插步摇。窄袖衫是宋朝妇女时装,步摇冠又与回鹘装相似。
当时西夏境内,从东到西都有回鹘部落,因而壁画中颇多回鹘形象。回鹘王戴白毡高帽,着圆领团龙衫、毡靴。侍从武士着衣白裤、束重带,戴毡帽,垂红结绶,背圆盾,持铁爪篱。回鹘妇女着翻领红袍,戴“博鬓冠”,上立金凤,四面插花钗,与宋朝凤钗冠类似,其基本服制则与西州回鹘服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