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情上,庞籍爱惜人才,处事公允,以至于文彦博对庞都是刮目相看。所以在庆历元年,庞籍复职“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又兼任了“廊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而后他力辞延州观察使之职,被加官为左谏议大夫。此时西夏已攻陷了金明、承平、塞门、安远、栲栳砦等地,边境百姓纷纷逃亡内地,宋军士气尽丧。而庞籍在这时“补绽茹陋,抚民以仁”,“稍葺治之”,手下兵士由于畏惧庞籍,没有—人犯法违禁。庞籍还派手下的部将狄青在桥子谷修筑招安砦,招募百姓屯田作为军粮。之后周美攻取承平砦,王信修筑龙安砦,不久便悉数收复了被西夏占据的土地。
而这时李元昊派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前来投诚,庞籍认为这是诈降,于是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数月后,元昊果然大举进犯定川。而后李元昊以野利旺荣的名义修书一封。正好这时候仁宗对战争已经厌恶到了极点,便决定招安,或者说议和。他派遣庞籍回报书信,称呼旺荣为太尉。这时,庞籍劝谏道:“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意思是,如果叫旺荣为太尉,那元昊也就不是臣子了。李元昊想让宋承认他的帝位的阴谋,被庞籍识破而失效。
而后李元昊称臣纳贡,庞籍因功升任枢密副使。此时道:“自陕西用兵,公私俱困,请并省官属,退近塞之兵就食内地。”也就是裁军。皇祐二年仁宗降诏裁军,从而大宋军费开始骤减。
庆历八年(1048),庞籍升任为“参知政事,拜工部侍郎;次年,也就是皇祐元年(1049),庞籍改任“枢密使,迁户部”;不二年,也就是皇祐三年(1051),庞籍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使。这也是他第一次称相。
在庞籍称相的时间里,他提拔了狄青、司马光、范缜、周美、李师中、王莆等等英才。然而又因为他的个性得罪了内宦、言官,之后便在皇祐五年无奈罢相,贬至郓州当知州。数月后,又“加观文殿大学士,拜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并州”。
嘉祜二年(1057),宋仁宗染病,庞籍上书“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仁宗念其忠心有加,想要他回京,却被众多官员阻止,只能将庞籍贬官为“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嘉祐五年(1060),庞籍被召还京。这时已经七十二岁的庞籍告老,“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他逝世时,宋仁宗赠他大司空衔,谥号“庄敏”。
《宋史》对庞籍一生的评价颇高:“籍晓律令,长于吏事。持法深峭,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以故士卒畏服。治民颇有惠爱,及为相,声望减于治郡时。”
由此看来,真正的庞籍恐怕真的因为那些演义小说,背了个无比大的黑锅,这恐怕是他那个刚正暴躁的脾气,得罪了小人的缘故。可怜一代名相,一不小心沦落成了个堪比秦桧的大反派,除了人言可畏三人成虎,别无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