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从世界宗教到原始的萨满教同时存在,其中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是外来的。但外来宗教一经传入,即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相互融合,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
由于宽容的态度和实用主义精神,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种宗教可以占有具有严格的排他意义的“国教”地位。因此,许多宗教在民间信仰中已经大大走样,形成一种多元合一的、实用的、自成体系的民间宗教信仰系统。民间的宗教信仰系统不关心对世界的全面看法,也不试图解释人类的存在和未来的前景,它不是一种全面综合的、严格的学说体系,而只是种种“有用”的观念与“有用”的法术之集合。我们以佛教为例。
从历史上看,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佛教融于中国文化的过程,佛教通过比附、迎合、改造、创新、调和等等手法去迎合中国固有的民间文化,这就造成了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倾向。在中国历史上,人数众多的佛教信徒在信仰方面往往是徒具宗教形式,极少宗教精神的。他们并不重视精神的解脱,而是关心现世的幸福和现实的利益。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民间宗教可以指非官方的秘密教派,也可以指正规的、有文本传统的道教、佛教等宗教的民间散布形态。从内涵的角度看,民间宗教主要包括信仰(神灵、鬼怪信仰,祖先信仰,灵魂信仰等等)、仪式(各种祭祀,各种节庆,各种人生礼仪,各种巫术,各种占卜术等等)、象征(神系的象征,自然物的象征,文字的象征等等)和传说(对神灵来历方面的解说,对现象、事物起源方面的解说,对种种仪式意义方面的解说)。所有这些构成了有别于主流文化的“小传统”——人们通常将与之相对应的“大传统”定义为:以都市为中心、以绅士阶层和政府为支撑力量的文化。
显然,作为民间宗教信仰的“小传统”是与“大传统”有区别的,而且与制度化的佛教、道教也是有区别的。但是,正是这种“小传统”在具体社会生活中发生着实际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对历史进程发生重大的影响,许多在民间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全国性民众暴动就是生动的例证。
在历史上,民间宗教信仰几乎涉及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且在官方的反复打击下未被扼杀,这实际上反映了民间欲望的多样性以及顽强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许多古老的宗教形式正在消亡,但这种消亡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它们的某些因素已经融入世俗生活之中。民间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在科学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觉察到它的存在,在某些交通闭塞、教育落后的地区甚至有比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