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冬季的风浪是暴虐的,但是对万吨以上的巨轮来说,它并不能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在船舶设计时已经考虑了抗风浪的能力,其强度显然是能对付这种风浪的。然而,许多巨轮对于魔鬼海的那些高达20~30米的“三角波”却难以抗御,以致被送进魔鬼海的深渊。
这里所说的“魔鬼海”,是指日本千叶县野岛崎以东洋面。
野岛崎在日本千叶具房总半岛的最南端,东濒烟波浩渺的太平洋,背后是航运繁忙的东京湾。本来它是一个岛屿,1703年的一场大地震使它成了半岛,成为出入东京的重要海运通道野岛崎以东海面,每到12月、1月或2月,常有一种高达20~30米的金字塔形“三角波”。这种波从海面直冲而起,每个波都含有几千吨剧烈翻腾的海水,可以像榔头一样敲击巨轮,使它顷刻破损。它给现代海洋运输带来了巨大灾难,近年来已有几艘1~6万吨巨轮在此罹难,一百多人葬于大海。
有些巨轮在遇难前,甚至连无线电呼救信号都来不及发;有的虽然发出了“sos”呼救信号,但当救助飞机赶到时,巨轮早已无影无踪了,海面上仅仅留下一些漂浮物和浮油。
1980年12月30日,日本载货56300吨的“尾道丸”大型矿砂船在前进过程中受到“三角波”的周期性冲击。一开始船首在涌浪中起伏。正当船首随着浪谷下降的瞬间,突然在船首右舷出现十几米高的巨浪。巨浪将船头和第一号货舱抬起,船首被折断,上甲板遭到破坏。两个小时后,船首断离,向右舷的斜方向漂去,顷刻间消逝在惊涛恶浪之中。后来,29名船员全部被救,但巨大的船体却做太平洋噬了。
这种奇怪的“三角波”的形成因,目前还是个谜。有种猜测认为野岛崎的东海底是火山和地震估妖的地带,当海底火山喷发或海底地震爆发时,会形成能量巨大的恶浪。另一种看法是,来自不同方向的波浪和涌浪,在最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叠加在一起,会形成奇峰异波。“尾道丸”失事时遇到的情况,可能属于后一种“尾道丸”失事时遇到了三种波浪。这三种波浪经过叠加后,波高可达14~18米。“尾道丸”船首右舷突然出现的巨浪,可能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另外,当时出现的两种涌浪的波高却比风浪大,而且波长都在200米左右,因此合成的涌浪波长会在200米左右,正好与船体长接近,这样的波长对“尾道丸”威胁最大:当船尾在后一波峰上时,船首会落在前一波峰上,船腰则悬空在前后两个波谷上。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使船体受力非常不均,很容易拦腰折断。因此,即使是万吨巨轮,一旦遇到这种复杂而巨大的三角波,也难免道到不测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