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中国人帽子的演变与发展史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19-01-26 22:28:53

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帽子。古语中的“冠”、“冕”、“弁”、“帻”等指的就是帽子。

冠是贵族男子的头衣。《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20岁就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不过那时的冠和现在的帽子是不同的,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不像帽子盖住全部。

冠产生之后,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每一个朝代的冠式、冠制与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汉代它的形式大体已与帽式相类。冠还得与头帕配合,卑贱者只能戴头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顶头帕。这种冠制一直影响到明代。

“冕”比“冠”出现要早,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垂面,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这种“冕”是帝王专用的,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

弁是古代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帽子,有皮弁(武冠)、爵弁(文冠)两类。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来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五彩的玉石。爵弁是红中带黑的弁,也作“雀弁”,比冕次一级,顶上有檐,但前后相平。

帻,即包头发的巾,古代庶民百姓所着头衣的通称。按古代规定,庶人不得戴冠,只能覆以帻。庶人佩戴的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后来发展到贵族也带帻,不过在帻上还要加冠。帻与东汉的幅巾类似,幅巾后来又称陌头,隋唐时叫幞头,它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中唐以后,幞头逐渐由巾帕变成了乌纱帽。

我国各民族的帽子、头巾,更是五彩缤纷。在古代,辽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折边帽,还有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毡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