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代开始,入台从事开垦或被招募开垦的汉人,多是成年男子独身,或少数结伴而往,鲜有携带妇女与小孩者。因为漂洋过海需冒风险,到一个陌生环境又担心水土不服,无亲无友可以互相照顾,而开垦荒地又是十分艰苦的事,能否生存或成功,没有十分的把握。清朝初年,海禁严厉,偷渡风险更大,带着伴侣自然更为不便。海禁放宽后,结伴入台者多以近亲血缘关系组合,或父子,或兄弟,或叔侄,联袂渡海而往。
俗语说:“无女不成家。”众多入台的独身男子,没有女子匹配,自然不能组成家庭,也无法繁衍人口。而且入台开垦,需附着于土地,开垦的效益,须视土地的肥瘠和水利条件的好坏,这需要通过一年半载的生产实践来认识。效益不佳者只好放弃,另找新地。因而造成他们漂泊不定、居无定处,往往一年之中迁徙数处。这样,他们当然难以把留在大陆的家眷接到台湾一起生活。所以从明代至清初,入台的汉人,一方面是独身者难以组成家庭,另一方面在大陆有家者难以移家相聚,这样就难以形成家族。
到了清嘉庆年间,以上情况开始有所改变。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为汉人迁入台湾的高潮。台湾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农业经济已相当可观,入台的汉人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稳定的居所,丁口繁衍,有的数代同堂,原有的耕地不敷维生,原有的屋舍也嫌拥挤,于是分房迁居,各谋出路。
据赖耀煌的《平和赖氏家谱》云:“此期间子孙日渐繁盛,据传男女近百人云。至今乞、来两公之子长大,在大弯之祖屋不敷居住,遂分居各地发展,距今约在八十年左右。现各房居利泽、冬山、茅子寮、五结,多系在宜兰县境内。”李秋茂的《李氏族谱》亦云:“而春源公即于1825年间移居冬山顶另谋发展,分枝发叶。吾祖定居冬山乡南兴村。”由此可知,嘉庆道光年间,台湾汉人的家族已逐渐形成。
上文已经说过,家族的形成必须具备父系人口持续繁衍、分房之后仍居一屋檐之下或邻近之处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具备又决定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汉人入台多从事开垦和经商,而开垦的对象是土地,土地多,收益大,财富也多,可养活众多的丁口,而丁口多又利于开垦土地或招募佃农。
于是,入台之汉人一方面在生育上致力于男丁的增加,另一方面在土地上又致力于田园的不断增加,以保证家人的生活。男丁的增加促进了家庭向家族发展,田园的累积为家族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
例如嘉庆中叶,宜兰尚属荒僻之区,陈氏宣石、宣梓两兄弟招募男丁开垦珍仔满力、摆厘之土地320余甲(台湾旧制之计量单位,1甲约等于15.78亩),并于道光、咸丰年间举族先后迁居摆厘,大兴土木,建造房屋,遂成一姓家族定居所。又如游氏于嘉庆初年入垦宜兰,定居于六结庄,游龙昭与兄弟子侄,既从事土地开垦,又从事商贩,不经五载,家业大盛,田园千顷,又延聘饱学之士教子弟诵读诗书,形成了经济殷实和颇负文声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