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杂谈 > 史学纵横 > 史学参考 >

回顾清初那个残酷的剃发令

来源:史学参考  时间:2020-02-24 17:52:01

今天的人,大概没有多少人知道, 剃头这种行当竞会是伴随着清王朝剃发令而设置的刽子手。

清王朝强迫人民改变的发式,是将脑门及鬓角的头发剃得一根不剩,光滑得如问半个瓜瓢,后来在中原地带就留下了诸如脑瓢儿、脑瓜儿等俗语。再将脑后的头发编结在起,成为垂拖在后面如同动物尾巴似的一根小辫,既然清政府将这根小辫涂抹上浓重的政治色彩,把它作为逆民还是顺民的政治标准,强迫中原人民像强迫犹太人民改变信仰一样,去改变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明习惯,那么中原人民就有理由、有权利为自己的传统、为自己的文化文明而战。

剃发令

中原人民宁肯留满发出家当道士,也不肯屈膝。更多的人则是拿起了武器,以武力抗争,事实上,当顺治朝的国法《剃发令》一公布,那根辫子就结束了它作为某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历史使命(没有任何一种风俗习惯是用法律和屠刀建立起来的),而进入了另个历史范畴:清王朝的带有奴隶制性质的封建王朝统治标志。也就是说,中原人民付出的生命代价的反抗,也就绝不仅仅是为了保卫另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而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随着《剃发令》的公布,清朝廷派出的执法大队――八旗剃头兵,也就是刽子手,挑着担子就上街了。

这剃头挑子,一头是只小箱子,里边放着剃头刀,另一头是只小凳,小凳的一支腿上绑着一根长竿,长竿顶上悬挂着《剃发令》――这挂圣旨的地方(也有一说是挂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一句话),演变成今天的磨刀布:剃头刀不锋利了,在上面来回来去地磨一磨。

没有任何商量。在街面上捉人,按住一个就剃一个,稍有微词,不由分说立时割下脑袋,挂在圣旨的下面。用血淋淋的脑袋告诉人们:清王朝的《剃发令)绝不是一纸空文,也不是出喜剧,而是一场统治者强迫被统治的人民低头为奴的屠杀!―直到二百多年之后,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大屠杀时,还污骂中国人民为“清国奴”!

多么令人痛彻肺腑的耻辱。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恐怖的时代。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中原人民,从来都是以博大的襟怀,坦荡的心胸,热情的欢迎、包容厚待来自各方各族的兄弟。然而,那由自己关外而来,与自己有着久长联系的努尔哈赤的子孙,却是用屠刀回报教自己以农耕文化的中原兄长。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图文阅读>>>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是代表该时段中的北方5个政权。可是,当时的南方则出现分...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三国时期形成联合抗曹局面的地理因素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意欲南下统一中国之时,南方益、荆、扬三...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理条件在形成三国鼎立局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国这段群雄并立,相互征战的历史经《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魏蜀吴三国鼎格局是如何最后形成的

曹操南下荆州,促进了孙、刘两家联合对曹。赤壁之战,曹操的...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三国后期为什么北方能统一南方的吴、蜀

从占有的地域来说,魏占有全国13个州的9个州,而东吴只占3个,...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古玉门关与阳关的地理位置与现状

过去读诗时,每读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和羌笛何...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

晋商在我国明、清两代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票号的发展中,起...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古代都城转移的方向及原因

我国从秦汉开始,首都大多在现今的西安,而后逐渐东移洛阳、...